【广州日报】心梗发作不可盲目服用硝酸甘油片!抢救牢记两个“120”
11月20日是心梗救治日,旨在提高公众对心梗严重性与防治重要性的认知。
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通常是由于冠状动脉急性阻塞导致相应心肌区域供血不足,从而使心肌坏死。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医学部主任廖新学教授指出,供应心脏的血管一共有三条,分别是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左冠状动脉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这三条血管中的任何一条发生堵塞均会导致心肌梗死的发生。对于心梗,有人把硝酸甘油片当“救命神药”,有的心梗患者由家人自驾送医……他提醒,心梗发作时不可盲目服用硝酸甘油片,也不建议自行就医,呼吁大家牢记两个“120”:一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要立即拨打120,二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应把握黄金救治时间120分钟。
心梗“有迹可循”
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中,时间很关键,因此把握急性心梗的症状、尽快识别心梗的发生很重要。
虽然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很突然,但其实绝大多数人会出现前驱症状。比如在发病前数日出现乏力、胸部不适、活动时心悸等症状。除此之外,心梗还有以下特征:
1.疼痛:最先出现,程度重、持续时间长,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片不能缓解。
2.全身症状:发热、心动过速等。
3.胃肠道症状:剧烈疼痛时伴恶心呕吐、上腹胀痛。
在临床上,通常将心肌梗死分为5型,医生要诊断心梗,除了通过症状,还需要做心电图、心肌标志物等辅助检查。
如何鉴别心绞痛还是心梗?
心绞痛和心梗患者因为都存在心前区疼痛的表现,所以两者常常被拿来对比,但其实它们有着很大的不同。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区分:
从诱因来看,心绞痛的诱因包括劳力、情绪激动、饱食等,而心梗常常没有非常特定的诱因;从时限来看,心绞痛的持续时间短,一般在1至5分钟,最长也在15分钟以内,而心梗则可能会持续数小时甚至1至2天;从疼痛性质来看,心绞痛常被描述为压榨性或窒息性疼痛,心梗的疼痛相似,但程度更加剧烈;此外,硝酸甘油对于缓解心绞痛作用显著,而对心梗患者作用相对较差或无效。
不良生活习惯是心肌“杀手”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急性心肌梗死的最常见病因。而既往心脏疾病、吸烟、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高体重等也是使急性心梗发生风险增高的“杀手”。廖新学还指出,近年来,我国中青年群体心梗发病率在逐年上升,心梗发病呈现年轻化趋势,不良生活习惯、携带遗传倾向的心血管疾病基因、炎症性疾病等都可能是诱发急性心梗发生的危险因素。“大家在生活中就应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要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才可能把这些潜在风险扼杀在摇篮里。”
心梗发作时,应该怎么做?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应把握黄金救治时间120分钟,当我们自己或是看到身边的人发生急性心梗发作时,正确的处理措施可以为后续治疗和预后奠定好的基础。建议做到以下几点:
1.立刻停止一切活动,须坐下或平躺,并避免情绪激动从而加重病情。
2.立即拨打120,等待急救车救援,不要自行前往医院。
3.谨慎使用硝酸甘油。要根据患者血压情况来决定是否使用,如果患者没有出现低血压,则可以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如果没有条件测血压,当看到患者出现头晕、大汗淋漓时,不建议盲目服用。
“虽然对于及时开通冠脉的急性心梗患者来说,生命被挽救的可能性很大,但抢救成功后并不意味着可以放松警惕。”廖新学说,在患者康复后,应该继续严格控制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并定期复查密切关注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建议:
1、定期复查:定期进行心电图、血压、血脂和血糖的检查,以监测病情的变化。
2、遵从医嘱合理用药:按照医嘱,规律服用抗血小板药物、降脂药、降压药等,以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再发风险。
3、生活方式调整: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睡眠和减轻压力。
4、心理支持:心梗后可能会出现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心理咨询和支持非常重要。
5、康复计划:根据医生的建议,制定个性化的心脏康复计划,包括渐进式的体力活动和锻炼。
医学指导/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医学部主任廖新学教授
记者 徐依励 通讯员 梁嘉韵
报道链接:https://huacheng.gz-cmc.com/pages/2024/11/19/SF12943956df5a81b8725c437db267ee.html?channel=weixin
报道日期:2024-11-19